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牡丹江 [切换]
    牡丹江KTV招聘网 > 牡丹江热点资讯 > 牡丹江名言/句子 >  夜气“梏之反复(反复窒息)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

    夜气“梏之反复(反复窒息)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

    时间:2022-12-14 09:31:16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813次   【】【】【网站投稿
    夜气:“梏之反复(反复窒息),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 前念不灭,后念不生:语见《六祖坛经·机缘品》。 断灭种性:语见《成唯识论》卷九,断灭种性,则不能悟入唯识,不能解脱(习气、业气)。“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教为还不识本来面目的人设的方便法门。所谓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圣学所说的“良知”,如今既然已经明明白白地认得这良知,就不必再说这

    夜气:“梏之反复(反复窒息),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

    前念不灭,后念不生:语见《六祖坛经·机缘品》。

    断灭种性:语见《成唯识论》卷九,断灭种性,则不能悟入唯识,不能解脱(习气、业气)。“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教为还不识本来面目的人设的方便法门。所谓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圣学所说的“良知”,如今既然已经明明白白地认得这良知,就不必再说这样的话了。

    随物而格是致知的工夫,也是佛教所说的“常惺惺”,也就是要常存他本来面目。体段工夫,大体相似。但佛教有个自私自利的心,所以便有不同……

    孟子所说的“夜气”,也只是为失去自己良心的人指出个良心萌动的地方,让他从此培养出去。如今既然已经明明白白知道这良知,常用致知的工夫,也就无须再说“夜气”,否则便如守株获兔后,不知去守兔,反倒去守株,而兔也终究不会再次捉到了。

    想要寻求宁静,想要欲念不产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和将迎意必的毛病,所以才会欲念越加产生,越加不宁静。

    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然明辨,还有什么善恶可思?良知之体,本就宁静,如今却又添出一个求宁静;本来就生生不息,如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不光是圣门致知的功夫不如此,就连佛教的学问也未如此奉迎固执。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便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如今却想要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断灭种性”,沦入到所谓“槁木死灰”中去了。

    115/165

    最新便民信息
    牡丹江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