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了百姓的支持;百姓之所以不怕牺牲
军队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了百姓的支持;百姓之所以不怕牺牲,就是为了大义;而大义所以能够推行的原因,是威力所致。因此要用文德来聚合他们,要用军法来统一他们,这就是所说的必定能取得胜利;威严和道义一起得到推行,这就是所说的达到了最强大的要求。人们所喜欢的,是生存;而所憎恨的,是死亡。然而修筑起高高的城墙,挖起深深的护城河,利箭礌石像雨点,在广阔的原野上,手执利刃相拼搏,而士兵争着抢先交锋,他们不是轻视死亡而喜欢负伤,而是因为对他们赏罚有信而处罚严明的结果。
故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裘,所以程寒暑也;险隘不乘,士陵必下,所以齐劳佚也;军食熟然后敢食,军井通然后敢饮,所以同饥渴也;合战必立矢射之所及,[所]以共安危也。故良将之用兵也,常以积德击积怨,以积爱击积憎,何故而不胜?
程:估量、衡量。《刘子》卷八《兵术》第四十作“均”。“暑不”至“同饥渴也”,亦载于《六韬·龙韬·励军》等。
士:《道藏》本作“上”。王叔岷《淮南子斠证》:“上”当为“丘”。“丘陵”与“险隘”相对为文。刘子《新论·兵术篇》正作“丘陵必下”。
矢射:《意林》引作“矢石”。《吕览·贵直》同。
以共:王念孙《读书杂志》:“以共安危”上,当有“所”字。《意林》引作“所以同安危也”,“以”上尚未脱“所”字。
因此古代善于担任将领的人,必定亲自走在士卒的前面。暑天不张起车盖,冬天不披上皮裘,以便用来估量寒暑的变化;险要狭隘之处不乘车,丘陵地带必定下车,以便用来和士卒等同劳逸;全军的饭食熟了然后自己才敢吃饭,军队的水井打通了然后才敢取水喝,以便同士卒同受饥渴;双方军队交锋时必定站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以便和士卒同安危。因此良将的用兵,常常用积累恩德的军队,打击聚积怨恨的敌国,用积累仁爱的队伍,打击积聚憎恨的敌军,还有什么原因不能取胜呢?
第十六卷 说山训
本训题解中说:“山为道本,仁者所处。说道之旨,委积若山,故曰《说山》,因以题篇。”本篇以寓言、箴言等形式解说大道之旨以及自然和人世间诸多事理,其多如山,因以名篇。
- 距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应该泛指鸡足见则其县多土功[图]
- 况且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孔丘是天下的圣人他[图]
- 七八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图]
- 陇首云飞《梁书·柳恽传》记载“少工篇什始为诗曰‘亭皋木叶下陇[图]
- 陈抟(tuán)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年四五岁时戏于涡水岸侧有青衣[图]
- 缇绣赤缯与文绣指华贵的丝织品衒达显达单通“殚”尽竭尽嗟毒叹恨[图]
- 原文袁术自败于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图]
- ?搭材各出材料搭本指安置、安放[图]
- 螟蛉(mínɡlínɡ)螟蛾的幼虫蜾蠃常捕螟蛉喂它的幼虫古人[图]
- 首二句实赋鹧鸪言平芜春暖锦翼齐飞颇似山鸡之文采三四句虚咏之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