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牡丹江KTV招聘网 > 牡丹江热点资讯 > 牡丹江学习/知识 >  ?搭材各出材料搭本指安置、安放

?搭材各出材料搭本指安置、安放

2022-12-07 01:20:25 发布 浏览 290 次

?搭材:各出材料。搭,本指安置、安放。

?呈艺解:献演技艺套数。

到了二十四日晚上,习俗上五更争烧头炉香,甚至有在庙内住宿、半夜起床以争第一的。天亮后,各官署以及各行业的百姓献送的供品很多。那些迎神赛会扮演的各种杂戏,在露台上献演,所献的物品,动辄数以万计。从早上开始安排演出百戏,如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的演出,样样皆有,至傍晚时仍表演不完。大殿前立起两根幡竿,高几十丈。左边的幡竿由京城所、右边的由修内司各出材料竖起,分别由两所分占,艺人们上竿献演伎艺套数。有人在竿顶安放横木,站在上面,装神弄鬼,口吐烟火,非常危险,令人惊骇。百戏表演到傍晚方才结束。

是月巷陌杂卖

本条以“是月巷陌杂卖”为题,记录六月间东京城中各种夏令饮食,并以“都人最重三伏”,引起一段关于东京城中消夏纳凉之法的介绍,读来令人羡慕北宋东京市民物质生活水平之优越,真切感受到太平岁月里人们内心的稳定与宁和。

古代之所以重视三伏,是因这段时间阳光毒恶,销烁万物,损人健康,故而伏藏以避之。汉代人甚至说“伏日,万鬼所行,故伏”。由于闭关在家,诸事不做,汉魏时人“日有饮食之会”,此风在东汉末年袁绍的军队中尤其盛行,史书记载袁绍子弟与部下“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唐人徐坚等《初学记·岁时部》),后世北方河朔一带,遂有“避暑饮”的习俗。在“别无时节”的六月天,在东京汴梁的大街小巷,居于风亭水榭,享受消暑冰饮,远迩笙歌通宵达旦,这种无处不在、习以为常的小幸福,真是太平岁月的最佳注脚。

不过,当孟元老经历靖康烽火,追念昔日繁华,这段记录是在单纯感慨“当时只道是寻常”吗?也许并非如此简单。五代时期,后蜀翰林学士王仁裕在后蜀灭亡后,“采摭民言”,写成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多记唐代安史之乱以前,玄宗宫廷、王公贵胄所用各种奇异物品、奢华开支以及人物故事、节日习俗等。这本书在宋代人中颇为流行,不少人以诗文形式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比如苏轼就有三首《读开元天宝遗事》诗,记录自己从“遗事”中读出的历史教训,南宋人范成大、刘克庄也都有类似作品。《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罢。”再看孟元老本条文辞:“都人最重三伏,……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如此大面积“抄袭”,未尝不是有意为之。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